共享辦公空間的崛起,呼應了新興的"共享經濟概念"。無論是自由工作者(Soho族)、小規模的新創公司/企業家,還是持續不斷拓展業務/分部據點的大型(跨海)企業…共享辦公室突破了傳統辦公室型態的限制,給予了企業主/工作者更具彈性的新選擇。
共享辦公室的本質,就是一群人一起分享一個工作空間:你僅承租所需的獨立辦公空間,就可以與其他承租者共享完善的公用空間與設施,擁有與來自各領域的人一起共事的開放式環境。相較之下,傳統辦公室的環境就顯得相對封閉,且前期投入門檻較高,還得費心後期的管銷/行政維持成本。
長期來說,傳統辦公室環境,可能會讓工作者的成長受到限制。辦公環境若不夠優化,會降低工作者的效率;行政雜務分散其心力,使工作者無法專注在本業之上;單調且封閉的辦公環境,容易讓工作者閉起門來自己做自己的事,忽略了與外接資訊交流對接。
共享辦公室則提供了適合工作的專業環境,獨特的”開放式辦公場域”也給予工作者們交流的機會,有助強化其合作協同的能力(社群力),為”異業合作”創造更多可能。
總結來說,共享辦公室相較於傳統辦公室,有助於降低建構辦公環境所需承擔的風險及成本,提供更豐富且多樣化的有形設備與無形資源,具有更高的機動性,對於個人工作者/新創企業家,會是一個不錯的新選項。若是以公司的角度,則無論傳統辦公室或共享辦公室,都仍有它各自的優缺點,每間公司也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、個性以及各方面的因素都要考慮進去,最終還是要看哪一類型的空間最能夠切合公司和員工的需要。